
活塞桿是連接活塞和十字頭,支持活塞做功的部件。它通常應用于液壓油缸中,是一個運動頻繁的運動部件,對加工技術要求比較高。活塞桿使用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及處理方法。
當單個活塞桿變色、發黑時,先檢查外油封是否損壞,如果油封損壞,更換油封后活塞桿的顏色就會慢慢恢復。如果不是油封問題,則檢查活塞桿的鍍絡層是否有碰撞痕跡導致表面受損。當所有活塞桿都發黑時,就應該考慮液壓油的問題,檢查是否使用的是原廠液壓油,是否混合使用了液壓油,液壓油是否因為高溫而變質了。





活塞桿如何選型
在軸體的中心制有一通孔,并在通孔內開有內鍵槽,軸體的外表面加工有階梯形圓柱,并開有外鍵槽,該軸的中心通孔與榨膛的主軸套接,輸入動力通過軸體外表面上的圓柱上安裝的傳動齒輪帶動該軸而直接傳遞給榨膛主軸。空心軸占用的空間體積比較大,但可以降低重量。根據材料力學分析,在轉軸傳遞扭矩時,從徑向截面看,越外的地方傳遞有效力矩的作用越大。在轉軸需要傳遞較大力矩時,就需要較粗的軸徑。而由于在軸心部位傳遞力矩的作用較小,所以一般采用空心的,以減少轉軸的自重。
活塞桿的位置確定相當重要,確立不當,會造成液壓油箱通氣孔向外噴油、提升農具裝置提升高度不夠、活塞桿和液壓裝置損壞。油缸活塞桿直徑過大,直接影響活塞上的橡膠密封圈的壽命。因為活塞前后運動,活塞上的橡膠密封圈經過活塞桿時,橡膠的自身彈性向活塞桿中膨脹,活塞桿邊與活塞密封槽邊對橡膠密封圈形成剪切,影響橡膠密封圈的壽命。確定活塞桿直徑時,首先要考慮活塞桿卸油時,油缸體內的油壓一定要小于油缸體允許承受壓力;其次要根據供油泵供油量和油缸體允許承受壓力,設計活塞桿的流速;第三要根據供油泵供油量和活塞桿的流速,確定活塞桿的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