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工藝:外徑20~500mm,長度600~15000mm細長軸、活塞桿。采用冷拔、精磨和拋光的先進工藝制造,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并超過國家標準。
活塞桿用途:該產品可直接用于油缸、氣缸、減震器、紡織印染、印刷機械導桿、壓鑄機、注塑機導桿頂桿及四柱壓機導柱、傳真機、打印機等現代辦公機械導軸等一些細長軸為部件的行業產品。





活塞桿的加工技術。
活塞桿采用滾壓加工,從而提高表面抗腐蝕能力,并能延緩疲勞裂紋的產生或擴大,因而提高油缸桿疲勞強度。通過滾壓成型,滾壓表面形成一層冷作硬化層,減少了磨削副接觸表面的彈性和塑性變形,從而提高了油缸桿表面的耐磨性,同時避免了因磨削引起的。滾壓后,表面粗糙度值的減小,可提高配合性質。同時,降低了油缸桿活塞運動時對密封圈或密封件的摩擦損傷,提高了油缸的整體使用壽命。滾壓工藝是一種高質量的工藝措施。
活塞桿是壓縮機上的重要零件,其直線度、表面硬度要求很高。表面硬度很高,無法采用機加工的方法予以精修,那該如何校直活塞桿微變形?
(1)用2塊V形鐵支撐活塞桿兩端,在中部架百分表,用手轉動活塞桿,記錄活塞桿上下跳動值,并將高、低點標記在桿上。
(2)用壓板螺栓將高點壓下5~10mm,保持不動,用銅棒多次敲擊桿身使彎曲應力穩定。銅棒硬度為130~160HB,活塞桿硬度為280~300HB,由于銅棒比活塞桿軟,活塞桿被敲擊表面不會變形。
(3)卸下壓板,重新檢查活塞桿跳動情況。如跳動超標,可再次校直,直至合格,期間需要良好的耐心和經驗。我們用此方法校直了一批活塞桿,并在放置5天后,重新檢查跳動值,發現沒有回彈現象,說明此校直方法可行。
